
維加號登陸器的宇宙飛船主體和登陸裝置的工程模型,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史蒂文史蒂文. 烏德沃爾哈齊中心(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 該中心是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的一部分。 PHOTOGRAPH COURTESY OF SMITHSONIAN’S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此圖和上圖為維加1號和2號的登陸艇,其設計是源自金星號的概念。 金星號是蘇聯的探測器,送回了第一批──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批──金星表麵照片。 PHOTOGRAPH BY NASA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ADAM MANN 編譯:邱彥綸):34年前的6月,小小的氣球翱翔在地球姐妹星球的天空上──它們也是我們唯一曾在其他星球的高空飛行過的飛行器。
親愛的維加(Vega)1號和維加2號:
對不起,我又忘記了你們。 在另一個已經很久沒有想到你們的夜晚,我從睡夢中醒來。 在夢裏,你們的氣球緩緩地在金星的黃色雲層中徘徊,凝視著下方酷熱的地表。 你們是唯一曾在另一顆星球高空飛行的機械任務,但在我們的地球上,很少有人聽過你們的名字。 即使那些和我一樣的人,也常常想不起你們的輝煌成就。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們所記得的和遺忘的事情都很有趣。
金星是以羅馬古代的美貌之神維納斯(Venus)命名,因特別明亮而受到注意。 一起跟著影片來認識遍布金星表麵的火山和肆虐金星大氣的風暴。 是什麽樣驚人的特性,讓金星的亮度能夠勝過夜空中其他行星及恒星呢?
你們都是在我出生後幾個月的1984年12月發射的,你們兩個的任務是由蘇聯與八個歐洲國家共同合作的一趟冒險,包括當時的東德和西德。 和那時期大多數的行星際宇宙飛船一樣,你們是一對雙胞胎:這是種雙重保障,以確保至少有一位能夠完成所交付的任務。 你的名字結合了兩個字:Ve-Ga,是兩個目標天體的俄文縮寫──Venera(金星)和Gallei(哈雷)。
34年前,你們好不容易抵達地球的陌生姐妹星球──金星,當你們減速進入大氣層時,承受了相當於兩百多倍的地球重力。 好幾個降落傘減緩了你們降落的速度,你們所配備的實驗儀器,記錄了三層不同雲層中的不同氣體。 你們的降落模塊往地表降落時,分離成了登陸艇和探測氣球兩部分。 登陸艇繼續朝著下方地獄般的地表下降,而探測氣球則充氣飄離。
我想知道,當宇宙飛船上金屬罐裏的壓縮氦氣衝進你有如房間一般大的探測氣球時,聲音聽起來是怎樣? 是熟悉的嘶嘶聲? 或者是更特別一點的──是能夠震動下方厚重金星大氣的隆隆聲響? 無論是哪種情況,氣球充氣的時機點都必須非常完美。 如果充氣的速度太快,氣球會在金星地表上方極高處的低壓下爆炸。 如果充氣的速度太慢,那麽儀器就會在接近高溫的地表時下沉並融化。
值得慶幸的是,你的探測氣球並沒有遭受這樣的厄運,而是在金星的夜晚,飛過了金星赤道附近一個叫做阿芙蘿黛蒂地塊(Aphrodite Terra)的巨大陸塊上方。 那裏的表麵根本不像是愛情女神阿芙蘿黛蒂會眷顧之處,而是會徹底令人窒息的煉獄。 但是,你的探測氣球位在地麵上方48公裏處的高空,此處的金星相對溫和了許多,溫度和壓力都和地球表麵相去不遠。 如果不是硫酸雲和有如台風般的劇風,這片天空可真稱得上是天堂呢!
你的探測氣球乘著每小時241公裏的微風,在接近兩個地球日的時間內,在金星上方飄移了三分之一圈那麽遠。 當探測氣球航行時,小型吊艙內的儀器還一邊測量高度,數據顯示探測氣球遇到了亂流,有時甚至在近兩公裏的航程中傾斜搖晃、上下晃動,達數幾分鍾之久。 有一次,維加2號的氣球甚至可能穿過了一陣硫酸雨──這是第一次記錄到另一顆星球上的降雨。 雖然探測氣球在夜間航行,但你的儀器仍偵測到從雲層中透出的光線,這很可能是金星超高溫地表所發出的光。 你甚至有可能看到了金星上的閃電。
你的探測氣球在電池電量耗盡後,就抵達了金星麵向太陽的那一側。 沒有人知道它們存活了多久。 有些科學家推測,你的探測氣球在明亮的陽光下會因為過熱而爆裂──但我寧可想象,他們還停留在那兒好一陣子,望著太陽從琥珀色的雲層裏升起。
與此同時,你的登陸艇降落在酷熱的金星地表。 登陸艇是以早期的金星號(Venera)探測器為藍本發展而來,當時金星號探測器傳回了絕無僅有的金星火山平原影像。 不過抵達金星地表時間為夜晚的你們,貢獻的不是影像,而是地質學的測量數據。 你的登陸艇沒有攜帶相機,而是帶了鑽頭,而且鑽頭的部件得要在攝氏500度的高溫環境受熱膨脹後才能運作。 可惜的是,維加1號,你的登陸艇鑽頭在金星低層大氣中稱為的震波層的底部,受到神秘的電氣幹擾而損壞。 但是,維加2號,你的鑽頭鑽進了金星地表采集土壤樣本,發現了其中的火成岩成分。
彷佛這樣還不夠似的,你們兩個又飛了九個多月,才遇見哈雷彗星。 它最近一次出現在我們的內太陽係是1986年。 你們加入了其他來自日本和歐洲的探測器隊伍,接近這顆著名的彗星,你們與這些機械兄弟姊妹合作,讓自己的研究更臻完善。 你們還傳回了利用電視攝影機所拍攝的1500張影像,讓我們看到了哈雷彗星馬鈴薯形狀的彗核,還觀察到它噴出的閃亮噴流。
你們都兩度穿越哈雷彗星的彗尾,利用鋁製的盾牌來保護你們不受冰晶撞擊。 你們研究了彗星的化學和氣體成分,還記錄到它奇特磁場中的亂流。 現在,你們飄浮在以太陽為中心的軌道上,在一片虛無之中飄流,直到你們被忘卻的那一天。
盡管你們取得了這些成就──盡管你們忍受了這所有的一切──但在太空時代的眾多佼佼者環伺之中,維加1號和2號,大家並沒有好好地記住你們的名字。 在我們所派出的機械使者中,似乎隻有成為第一名,或最巨大、最強大的那些,才能得到殊榮。 也許你的研究並不是最傑出的,你的任務也不是最引人注意的,但是你們是最後一個目睹金星地麵景色的探測器,而且最特別的是你的觀賞角度絕佳──從金星的天空俯望,這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金星並不是個容易讓人萌生愛意的星球。 這顆行星的嚴苛條件,使得能留在地表的時間很短暫。 在冷戰期間,某種程度來說,太陽係被兩個主要有能力探索太空的國家給瓜分。 美國大部分的成功任務是前往冰凍的火星,而蘇聯則是探索酷熱的金星。 即使是現在,我們在選擇新的太空任務目標時,也很遺憾地忽略了我們的姐妹行星金星。
可惜的是,榮耀隻能歸於少數人。 我們為遠行的航海家號(Voyager)舉杯祝賀,但卻忘了先鋒(Pioneer)10號和11號這些比它們先行的開創者。 我們慶祝魅力十足的阿波羅(Apollo)月球車,但卻遺忘一係列讓他們的冒險成行的遊騎兵(Ranger)探測器。 如果不是因為我是名科學記者,幾年前被分配過撰寫有關你們的報導,我可能從來沒有聽過你們的名字。 好長一段時間,我已經忘了你們的存在──直到你又忽然進入我的腦海。 然後我微笑著想,哦,對,我們曾經讓氣球在金星上翱翔。
所以我想告訴你──以及所有被埋沒在曆史洪流裏、或大或小的太空任務──我會好好記得你們。
愛你的亞當
關於維加1號和維加2號
發射機構:蘇聯科學院(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俄羅斯科學院的前身)
維加1號發射日期:1984年12月15日
維加2號發射日期:1984年12月20日
發射載具:質子8K82K型火箭
維加1號登陸金星日期:1985年6月11日
維加2號登陸金星日期:1985年6月15日
發射質量:4920公斤